「健康科普」“熊孩子”手术麻醉前应注意什么?
今年的寒假,“熊孩子”们的择期手术较往常增多了不少。有睡觉打呼声太大吵得爸妈黑着眼圈哄着过来做扁桃体摘除的,有跟别的小朋友吵架气哭着在肚子上鼓个包引发疝气的,还有“小鸡鸡”尿尿时喊叫着疼让家长带过来做包皮手术的……凡此种种,平时要上学没空啊,只能在假期选择手术治疗啦。
麻醉医生为什么术前要跟“熊孩子”见个面?为什么术前不让孩子吃饭?麻醉是否影响智力?我家孩子100多斤会不会麻不倒?孩子身体瘦弱会不会麻太倒?
下面就来为大家解开这些“心中”的谜团。
首先,择期手术的定义就是并不那么急,亦可换句话说:今天做也可以,明天做也问题不大;今年寒假做也可以,明年暑假再做也是OK的(前提是不出现严重并发症)。其次,一般在择期手术安排的前一天,麻醉医生会对患儿进行术前访视,这是减轻患儿焦虑、回答家长“十万个为什么”的面对面好机会。蕞后,我院自2013年开展麻醉门诊以来,择期手术的门诊术前访视率达60%以上。
一、术前访视都问些什么呢?
01
问妈妈:妊娠期间状态,如妊娠糖尿病、病毒感染、饮酒史及特殊药物应用;孕期做过的特殊检查,如羊膜内穿刺术、有创的基因疾病诊断性检查等;孕周如何,是否早产,分娩方式,Apgar评分等。
02
问孩子或家长:孩子曾经的手术及麻醉史,食物药物过敏史,近期上呼吸道感染,传染病接触史,发绀或打鼾史,出血倾向,平时活动情况,并结合入院后相关化验检查重点询问等。
03
看孩子:有的孩子假期参加夏令营或冬令营回来后严重脱水、营养不良;有的孩子一看五官及体格就知存在困难气道(小下颌、地包天、颈部粗短……),要做好面罩通气或气管插管困难的准备与处理;听诊有无心脏杂音和肺部呼吸音,可判断孩子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和上呼吸道感染或肺部感染等等。
二、麻醉前为什么要禁食禁水呢?
因麻醉诱导可降低胃内容返流吸入的气道反射,可能造成严重气道误吸或吸入性肺炎,所以不管是全身麻醉亦或是椎管内麻醉、神经阻滞麻醉,都要求麻醉前禁食禁水。其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知道麻醉前是不能吃东西(固体食物,如米饭、馒头、水果、肉类)和喝水的。具体来说,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麻醉前禁食禁水时间,都是不一样的哟。
01
麻醉手术2小时前,可以饮清饮料,一般对于儿童、婴幼儿来讲清饮料就是指白开水或糖水、无渣果汁和茶,不包括其它。总量要控制在2~5毫升/公斤体重。
02
对3岁以下婴幼儿而言,需要禁食的主要是母乳、牛奶及配方奶。值得注意的是,母乳比后两者更容易被胃排空。因此,婴幼儿蕞后一次进食母乳(易消化)是手术麻醉前4小时,牛奶、配方奶则是6小时。
03
3岁及以上儿童,则需要在手术前8小时停止进食淀粉类(馒头、面包、面条、米饭)、脂肪类(肉类和油炸类食物)固体食物等。
三、家长担心麻醉会影响智力有无必要?
目前小儿常用的麻醉方法有4种:基础麻醉(指术前先用镇静药,然后用局麻或神经丛阻滞麻醉)、部位麻醉、全身麻醉和低温麻醉。从世界范围来看,与成人相比较,儿童麻醉确实要风险高一些,有可能会出现呼吸抑制,或者其他器官功能的损害,如肝、肾功能。但不同的麻醉方法,其风险却不尽相同。
01
基础麻醉和部位麻醉只阻碍神经纤维或神经干的感觉(痛温觉)传导,起到局部麻醉作用,麻醉过程中患儿神志是清楚的,因此智力不受影响。
02
全身麻醉是使用静脉或吸入麻醉药抑制大脑皮质,使小儿暂时失去知觉,在无痛觉、安睡的情况下保证各种手术的顺利完成;通常手术结束停止给予麻醉药物后,约30分钟后左右患儿即可完全清醒,因此对智力也没有影响。
03
至于低温麻醉,目前常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麻醉。但全世界每年有约60余万小儿接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低温麻醉后,均健康快乐地生活。
04
但研究发现,患儿一旦接受手术麻醉达到3次及以上,出现学习障碍的风险就会比普通同龄人高2.6倍。故家长对儿童麻醉持谨慎态度并没有错。
四、对“麻不倒”或“麻太倒”的担心多余吗?
小儿年龄范围自出生至 12岁。年龄在 1月以内者称新生儿 , 1月~1岁称 婴儿 , 2~3岁称幼儿 , 4~12岁为儿童 。年龄越小,在解剖、生理、药理方面与成人的差别越大。不同年龄患儿的麻醉选择与用药是不同的。小儿麻醉方法较多,其选择主要根据临床上的适应症和禁忌症,以及患儿身体条件和手术部位等来决定。目前小儿麻醉技术已经相当成熟,且手术中的麻醉安全也得到更好的保障。故家长担心孩子手术时“麻不倒”或“麻太倒”是多余的。